對于同傳和聽譯來說,最基礎的就是能聽懂、能聽清楚,這就要求譯者對這兩種語言有精確的掌握。同時,由于每一種語言都有屬于他們的“方言”,這些方言在語音語調上和原語言有很大的差別,這也要求譯者能準確掌握每種語言的語言環境,像日式英語、印式英語。又因為兩者都是通過聽來進行翻譯,這就要求譯者能夠迅速地抓住每句話中的關鍵詞,同時鑒別相似讀音的單詞,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意譯。
這兩者相比,同傳的要求就更高。聽譯不是現場直播的即時翻譯,對于反應速度的要求沒有那么高,但同傳不僅要保證準確率,還要保證翻譯出的每個句子與原句相互對應,是一種相當高壓的翻譯。這時需要注意的東西就變多了,首先工作過程中注意力一定要集中,漏聽錯聽是大忌;其次要通過關鍵詞進行意譯,不能去死扣每個字的順序,要追求的目標是能聽懂、沒歧義;相關的準備也很重要,學術會議的內容經常會涉及一些晦澀難懂、平日接觸不到的詞匯,在進行翻譯前對相關領域進行了解有助于翻譯的流暢性和準確性。
綜上所述,對語言的熟練掌握,對語言環境的熟悉,語言組織能力和反應能力,還有前期的準備工作,幾個方面相結合才能讓翻譯更準確、更符合聽著的語言習慣。
上一篇:【中英】劉曉明大使夫婦推特告別視頻講話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說起譯員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衣著得體、表現大方,在外交或者談判場合侃侃而談的身影。在許多小說和影視劇當中也有職業是譯員的主角。在現實
2015-12-20 09:30作者: 來源: 國譯翻譯 同聲傳譯是集聽、分析、短時記
在國譯翻譯口譯培訓課堂上強調,增減技巧也是同傳常用的處理方法,老師表示有些同學可能會比較驚訝,認為增減技巧會違背翻譯的忠實原則。但